南京师范大学考研(南京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



南京师范大学考研,南京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

走过百廿征程

正是青春芳华

创办于1902年的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以“实验与爱同行”为文化根脉

“爱的教育”从历史中走来

在新时代以“实践创新”的行动方式发扬光大

“十三五”以来,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始终高举“爱的教育”大旗,聚焦“斯霞式”教师团队发展这一关键领域,以课题研究、项目实施和成果凝练等方式传承实验文化,助推学校以及集团、联盟校的高品质发展。

一、科研引领,助推学校高品质发展

南师大附小始终锚定现实问题,依托课题项目,以“实践创新”为行动方式,差异化项目研究团队为行动堡垒,以顶层设计、实验论证、建设开发、迭代升级、优化完善为行动路径,整体构建“童心母爱”育人实践体系。

(一)研究驱动,创新育人实践探索

“十三五”期间,学校以“童心母爱”育人模式的研究为统领,架构了涵盖全学科的课题矩阵。学校顺利申报并以“免鉴”方式完成1项教育部重点课题;13项省级规划课题/项目,含2项省精品课题,2项省前瞻性项目,1项江苏省品格提升工程项目;4项市级规划课题;89项市区级个人课题。

进入“十四五”,学校砥砺前行,紧扣时代脉搏,新增立项6个省级规划课题、3个市级规划课题和2个市教研室课题。

依托各级各类课题和项目的创新探索,将“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研究落地,建构特质鲜明的育人体系:

缤纷的课程——基础课程保障全面,选择课程满足个性,特色课程彰显童心;

召唤性课堂——有内在磁力、情感温暖和探究空间;

共创式活动——融通学科,关联生活,与儿童共同设计与组织;

浸润式环境——心理环境和谐完整,认知环境互为链接,实践环境全域交往;

激扬式评价——多元润泽的过程评价,促进改善的增值评价,全面发展的综合评价。

(二)树立品牌,辐射深化科研理论

2014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成立“江苏省斯霞教育思想研究所”。学校依托研究所开展系列理论研修活动,在共思、共研中引领全校教师学斯霞、悟斯霞,深入挖掘“童心母爱”教育思想内涵。同时,搭建“斯爱论坛”研讨平台,每年聚焦斯霞教育思想中的关键点,邀请国内外知名教育专家和学者品斯霞、论斯霞;从文化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元视角博采智慧、凝聚观点,“童心母爱”的内涵意蕴不断得到时代诠释,逐步形成了观点成熟、结构完整的“童心母爱”教育理念。“十三五”期间,召开了八届“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研究联盟暨“斯爱论坛”活动,主鲜明题,专家云集,为集团、联盟学校老师们的教育教学实践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学校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也凝练了丰硕成果。“十三五”期间,出版了专著《为了儿童发展的无限可能——小学“童心母爱”育人模式的实践建构》等“童心母爱”教育研究系列丛书(8本,180万字);213篇研究论文公开发表,其中,论文《“童心母爱”的理论意蕴、时代诠释与学校行动》等15篇刊登于《课程·教材·教法》等北大核心期刊或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2018年,学校被评为“江苏省教科研先进学校”,研究成果先后12次获得省、市级成果奖。

二、优化管理,涵育卓越教师团队

学校号召全体教师像斯霞那样“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为一辈子做小学教师感到自豪”,构建了多元的管理机制,对团队构成进行了创造性的设计,带动大批教师成长,累计培育了近二十名国家教学名师及特级教师。我校新时代“斯霞式”好教师团队获“省级重点培育团队”终期考核优秀;“省级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建设”中期及终期考核优秀,促进了“大爱心、高水平、有格局”的“斯霞式”教师的成长。

(一)根植文化:描绘共同愿景

“斯霞式”教师团队以传承“童心母爱”为价值追求,以秉持“实验创新”为行动特点,以协同共生为组织特点。“斯霞式”教师团队力求上下畅通、条块关联,聚焦课程改革、教学改革,提升团队的凝聚力。

(二)指向人人:彰显成长特质

每个团队应有自身的成长特质,“斯霞式”教师团队应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成长,人人都能得到不同的成长,人人都能“创造着成长”。

1.三维成长目标:“人人均在纵横交错的格点之上”

我们对团队构成蓝图进行了创造性设计,全面分析斯霞老师的精神品格、人格特质和学术贡献,从“斯心所向”“斯德所在”和“斯能所系”三个维度建构培养目标。

2.三条成长准则:“人人都在团队中寻到自身价值”

自主自为。明确团队建设的主题、目的、意义和具体要求,鼓励团队自主申报,作为团队构成的第一要素。

精准定位。借助心理学的相关测评工具,从“个性”“能力”“潜能”三方面形成团队与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对个体具体定位的多维度理解。

尊重差异。在科学定位的基础上组建,破学科之“界”、经验之“界”、能力之“界”和专长之 “界”,让团队资源的丰富性和团队研究的生长性成为可能。

3.三类成长团队:“人人都行走在实践创新之路上”

一是“未来成长团队”,分成“未来卓越班”和“未来一二班”。

二是“实验研究团队”,分成“同学科课程开发团队”和“跨学科项目研究团队”。

三是“浸润”管理团队,分成“级部研究共同体”和“集团督导共同体”。

(三)多向发力:搭设成长路径

从多种维度搭建涵育“斯霞式”好教师成长的路径,使其成长为“大爱心、高水平、有格局”的教师。具体路径为:

1.打开爱的格局。即以“师爱印记”为旨归,探寻优秀坐标,引导教师在不断对标找差中实现全面跃迁;借力“年度人物”,彰显先锋形象,让斯霞这一“永恒的完美存在”在附小薪火相传。

2.提升爱的理性。即以“杏坛百花”为抓手,分享教育智慧,使“草根”行动更具生长力;开展“斯爱论坛”,提升理论学养,以时代话语方式诠释“童心母爱”的内涵意蕴。

3.精进爱的能力。即在不同的时代方位,学校始终聚焦“童心母爱”,以一个个关联、融通的课题/项目为引领,建构高品质的教育教学方略;着力“为生长而教”,促进学生自己生长、自然生长、自由生长。

三、辐射引领,共创“童心母爱”时代价值

“童心母爱”教育思想不仅是南师大附小的宝贵财富,更是中国教育的宝贵财富,南师大附小的全体同仁都有责任让“童心母爱”教育思想及其实践经验辐射到更多学校,让更多的孩子在“童心母爱”的滋养下鲜活灵动地成长,在更大范围促进教育的优质发展。

(一)影子式跟岗,丰富实践智慧

斯霞“童心母爱”教育思想联盟的成立是对斯霞“童心母爱”教育思想进行提炼、推广的举措,使更多的老师了解斯霞,向往斯霞,像斯霞老师那样教书育人。作为江苏省斯霞教育思想研究所主阵地以及斯霞教育思想研究联盟校的核心学校,南师大附小定期全面开放校园,组织联盟校的管理者、教师到学校进行影子式跟岗学习,在真实的现场环境中,通过“如影随形”的近距离接触,细致观察南师大附小教师的日常教学与管理行为,深刻感受与领悟“童心母爱”育人方式的实践智慧。

(二)浸润式督导,引领共同发展

作为联盟的核心学校,南师大附小派出骨干教师组成督导组,并制定工作章程,充分发挥“督学”和“导向”作用,深入联盟校开展督导工作,为各联盟校完善教学管理、改进教学工作提供支持。为期一周的沉浸式督导,通过全过程跟踪、全程性诊断,为联盟校量身定制教学与管理的“处方”,放大了联盟的优质教育资源,促进联盟校成长为社会认可的好学校。

(三)主题性展示,深描教育亮色

在各级各类教育科研研讨活动中,学校“爱的教育”特色彰显。学校应邀在首届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三次学术年会、第四到第六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博览会、全国品质课程展示会、“课堂与教学深度变革”高峰论坛、“求真悟道”全国小学英语教育论坛、教育部“国培计划”国家级骨干教师高级研究班等进行百余次展示交流。近年来,学校接待省内外同行来校学习和交流近万人次,覆盖全国各省份,并得到了国内外各级领导、专家及社会各界极大的关注和赞誉,“学习强国”“新华社”“人民网”等国内主要报刊媒体多次对学校进行了深度报道。

(四)国内外交流,扩大国际影响

学校的教育教学在国际上取得了一定的影响,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领馆阳光学校合作基地”,与澳大利亚、荷兰、俄罗斯等国的学校建立了友好关系,学校成为南京师范大学与英国思克莱德大学共建的“儿童发展及中国教育变革”项目的合作学校之一,与加拿大圭尔夫教育局建立定期互访机制,与美国费城地区教育局建立友好关系,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恢复交流研讨关系。学校还迎来了俄罗斯、美国、新加坡、加拿大、英国、香港地区和台湾地区等学校组团来参观与学习。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宣传中国智慧和中国教育思想,我们也走出国门,将学校具有中国特色的“童心母爱”教育思想与之分享交流,使之在境内外共同产生影响。

面向未来,全体附小人将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举“爱的教育”大旗,在汲取历史智慧中守正创新,提升学科育人、全员育人、全面育人的教育实践品质,在紧扣时代脉搏中开拓进取,朝着教育质量全国一流的高品质学校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拟稿:王倩、高洁

审稿:陈克俊、李丽、周卫东

审核:张恒柱

发布:徐艳云

南京师范大学考研(南京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



赞 (0)